优秀研究生导师特辑 | 赵志刚:因材施教,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2-01-13 浏览次数: 【关闭】

一、个人简介赵志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氧化钨材料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应用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科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A类)等项目20余项。迄今共发表研究论文 90 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Mater. Sci. Eng. R-Rep、 Nat. Commun.(4篇)、J. Am. Chem. Soc.(2篇)、 Adv. Mater.(3篇)、 Angew. Chem. Int. Ed.(2篇)、Nano. Lett.(5篇)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结果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并给予“领域突破”等评价。担任中国感光学会电致变色专业委员会委员、新加坡科学与工程研究审议会(SERC)评审员等。

二、为师理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从而学会鉴赏什么是好的科学;引导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不拘泥于现有的知识经验,善于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钻研,力争形成具有突破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做有社会贡献的科研工作,拒绝“跟风式”的研究,“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

三、育人事迹

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构建“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从学生学术背景、学习能力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路径。如一位硕士生在本科阶段有MOF材料的研究经历也对这种新型材料非常感兴趣,因而在他进入实验室后给他安排的课题是将MOF材料应用于课题组开展的表面拉曼增强研究方向,最终该生在硕士就读期间即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学术成果。另一名硕士生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但不想禁锢在导师的学术视野中,而对电催化方向感兴趣,对此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学术自主研究性,尊重其独创性,最终该生作为中科院纳米所的联合培养生获得“上海大学十大科研之星”。

持续学习,交叉创新

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而学科交叉往往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充分认识自身在知识、视野与能力的局限性,努力持续学习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在课题组营造浓厚持续深化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将不同领域的新知识迁移到当前课题之中,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我们将超材料的知识引入到传统的电致变色器件设计中来,发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致变色新技术,有望引领形成新架构的电致变色器件。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