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热烈祝贺我所两位同学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发布日期:2021-08-20 浏览次数: 【大中小】 【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评审结果,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2018级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生杜明明获得“院长特别奖”、2018级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生龙军华获得“院长优秀奖”。向两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获奖者简介:
杜明明
年级:2018级博士生 专业:细胞生物学 导师:王强斌研究员
杜明明同学针对非球形蛋白表面化学和结构复杂性很难精准控制其自组装成晶体,利用非球形RhuA 作为构筑基元,在其三维空间位点引入组氨酸残基并精确调控其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将各向异性的非球形 RhuA 自组装成高度有序的、具有不同形态和结构的蛋白质晶体;针对多样的、动态的及微米尺度的金纳米颗粒阵列难以构建,发展了一种理性设计策略,制备了微米尺度的、高度有序的、多样的及动态的二维功能化RhuA蛋白阵列。开发这些阵列为功能模板,获得了微米尺度的、高度有序的、多样的及动态的金纳米颗粒阵列。更重要的是,这些金纳米颗粒阵列作为很好的工具充分证实二维 RhuA 阵列的组装模式和结构性能。该工作不仅证实蛋白理化性设计显著性作用,而且突出功能化蛋白质指导纳米颗粒精准图案化重要性。同时,这种结构可调的金纳米颗粒结构不仅有助于未来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发展,而且进一步被利用支架用于吸附其它功能分子,将为新生物电子设备的开发提供有效方案。目前公开发表SCI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包括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 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项。
龙军华
年级:2018级博士生(硕博连读) 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导师:陆书龙研究员
龙军华同学针对柔性高效III-V多结太阳电池制备中存在的大尺寸外延材料的剥离及转移、柔性衬底制备等技术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电镀与低温键合相结合的外延薄膜转移方案,大幅度降低了柔性高效太阳电池成本,有望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飞艇等航空器;同时针对多结叠层太阳电池子电池特性无法直接测量的难点,采用外量子效率和电致发光谱的光电互易原理,计算分析各子电池光电特性,实现了针对性指导多结太阳电池优化设计。目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其中SCI一区3篇,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8篇,国内发明专利3项,PCT专利1项。
中科院院长奖设立于1989年,旨在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发现和奖励优秀年轻人才,是中科院在学研究生的最高奖励,分为院长特别奖和院长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