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研究生导师特辑 | 李清文:用叶的温暖,守护花的盛开

发布日期:2022-01-11 浏览次数: 【关闭】

“以灯传灯,心灯不灭”。近年来,苏州纳米所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培育出了一批批“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级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每位导师的悉心教导与栽培。在今年的教师节活动中,共有15位导师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在接下来的几期,就让小编大家来看看各位优秀导师吧~

一、个人简历

李清文研究员现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2月获得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01-2007年间分别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系和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从事碳纳米管制备与应用研究。2007年12月回国加入苏州纳米所。长期从事碳纳米管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研究团队在高纯半导体碳纳米管精准制备、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及功能复合材料研制、以及碳纳米管薄膜批量化制备等方面开展了特色工作。在Nature,Nat. Mater.,Nat. Nanotech., Adv. Mater., JACS, ACS Nano, Small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引用次数逾16000余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担任Mater. Sci. Eng. R(IF36.2) 和Carbon(IF9.5)等国际著名期刊副主编。曾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6)、中科大化材学院优秀导师奖(2017)、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名奖(2018),中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18)、江苏省333工程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18)、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2011)、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2009)、中科院人才计划等奖励和荣誉。主持和参与科技部纳米专项及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江苏省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等重大项目。

二、为师理念

立德树人,亦师亦友;拓展兴趣,敢挑难题。

三、育人事迹

敬业务实,关注一线实验工作

从团队成立初期的10来个人到现在50多人的团队,李老师虽然事务繁忙,经常挤出时间去实验室看学生实验结果、参加学生研讨会,有时还把研讨会开在学生的实验台前,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启迪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在团队里,李老师一直强调所有研究生导师,特别是青年导师不能只动嘴,再忙都要挤出时间去实验室和学生一起实验。李老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设备的设计与搭建,还曾经在实验室为自己安排了一台CVD设备与大家一起攻关可纺丝阵列的技术突破。当时正在硕博连读的邸江涛是李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他如何使用CVD设备,详细讲解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以及影响碳纳米管生长的各种可能因素,还是二年级的邸江涛突破了可纺丝阵列的关键工艺,为团队后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通过碳碳界面调控发展多功能烯碳材料也是李老师指导巩倩同学时在实验室发现的新现象。多去实验室,在实验中和学生一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李老师一直强调和坚持的。她最希望的就是有足够时间天天和学生泡在一起,谈理想、聊科学、晒爱好、写文章…...

鼓励学生勇挑重担,敢于挑战难题

高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是制备下一代纳米碳基电子器件的关键,也是李清文老师团队一直坚持的方向。高纯度半导体碳管以及手性碳管的直接生长和选择性分离是公认极具挑战的世界难题。虽然出成果慢,李老师总是激励学生坚持在这个方向耕耘,目前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纯度已经可达到99.999%,手性碳管纯度突破90%,得到同行高度认可。课题组的康黎星同学本科是华南理工毕业的,进入研究生学习初期对选题方向和未来一直信心不足。李老师多次鼓励,利用研究生上课期间送他去北大张锦院士团队感受科研氛围,并尽早开始了科研训练。在北京期间时常关心他的科研和生活状况,经常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不厌其烦的指导。他也不负老师的期望,用勤奋与汗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JAC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成功获得了高密度、高纯度(95%)半导体碳纳米管阵列,并实现了(m,2m)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高纯半导体碳管的溶液分离工作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完成的,实验量大,突破不易,李老师也是经常挤出时间参与分离小组研讨会,给同学们鼓劲、启发。坚持终有收获,一级一级学生的努力和坚持,终于突破了高纯半导体碳管和手性碳管的可靠纯化和成膜技术,积极推动了我国半导体碳管高性能器件的研制。

多元化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李老师团队每年都会进15名左右的研究生,学生背景差异较大。每届学生进来前,李老师都会组织课题组各位老师做好选题,组织新进学生进行集体实验基础培训一周,并坚持给每届新生做报告“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李老师推动的“五个一”工程(一篇综述、一篇英文文章、一项专利、一次学术会议和一件作品),希望学生毕业时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李老师一直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努力开阔视野,并坚持每年邀请国内外各领域著名专家来所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组织学术研讨交流,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名家一起交流研讨。通过每年举办创新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成多种形式的产品展示。通过多元化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和调整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此外,坚持培养学生的科研严谨性。例如,当邹菁云(当时为课题组的硕博连读生)通过实验发现了新颖的碳纳米管纤维的电回滞现象,向李老师汇报时,李老师对新现象欣喜的同时,更多地是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新现象保持谨慎的态度。这对邹同学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提供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李老师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和对事业的孜孜追求一直在激励着课题组的同学们。

坚持对每个学生的精心培养,立德树人

李老师在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历,对比国外优秀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学生培养,李老师一直在组里强调中国学生不乏资质、勤奋和实验条件,与国外优秀学生相比弱在独立思考以及对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能力。李老师要求团队不放弃对每个学生的用心培养,一直强调“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要求每一位老师对学生尽心尽责。对于一些非化学和材料背景的联培生,为了让其尽快熟悉实验室,李老师坚持在研究生进组时进行集中一周的培训,分组进行从碳管制备、分散到器件组装的全流程大实验,并安排相关老师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年轻老师或博士生进行实验辅导,这种集中培训有利于新生迅速进入角色。对于基础相对薄弱及实验进展不顺的学生,李老师都会安排指导老师给与特别辅导,并抽时间与学生面谈。对于一些有个性的学生李老师经常亲自教诲,虽然受批评多,但毕业后一直与李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希望继续得到李老师在人生道路上的指点。亦师亦母亦友,李老师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更是用心。团队毕业的十几名博士生,从学生实验设计、科研成果总结、毕业论文撰写都给予了悉心指导,学生们的择业与人生规划,李老师都会积极建议和推荐。培养的学生中邸江涛和康黎星已回国并获青年人才计划支持,有几名同学也已获得副教授职称并就职于厦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在工业界的同学们大多已是单位核心骨干。团队十周年纪念时,回所近百人,桃李满天下,看见大家在各自行业的进步,也是作为老师最开心的事。让团队有集体观念,给学生以家的温暖,一直是李老师团队在努力传承的文化。

扫一扫关注我们